無論是時尚女鞋或是運動鞋,無論是亞光舒適鞋或是光亮高跟鞋,無論是西部靴或五顏六色的兒童鞋子:視覺效果非常不同,但這些鞋子款式的基本結構都非常相似。描繪這一點,不需要復雜的解釋,一雙高質量的現代皮鞋有它獨特的魅力。在現代的社會里,一雙鞋子除了滿足基本的保護作用外它最大的用途就是給人一種視覺效果,從而表達出一種風格。一雙鞋子可以給人保守或者是前衛的感覺。有些鞋子舒適,有些則顯可愛。高雅的女鞋,性感的女鞋可以讓女性更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她們對生活的理念和追求。
鞋子用來裝飾腳部,長靴可以修飾整個小腿。今年女鞋的一大趨勢是幽雅幫面和復雜的跟部裝飾的組合。歐洲時尚主流品牌推出了以白色,米色,淺綠,天藍等幽雅顏色為面料的鞋款。配以紋路感強并有獨特造型的立體跟,把鞋子時尚帶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于此同時返古鞋款也再次風靡。人們懷念80年代,90年代的經典款式,因此一些商家也推出了返古款式的男鞋和女鞋。雖然女鞋更注重款式,但是穿著的舒適度依然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歐洲市場上出售的更多的是中高檔鞋子,以中跟和低跟為主,這一點延續了上季度的趨勢。而中國市場上女鞋更多的采用了中跟和高跟鞋。
女鞋款式
以巴黎和米蘭為代表的歐洲女鞋講究的是精致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鞋子是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幫面,一部分是底。根據幫面來區分,今年依然非常流行魚口鞋,后帶鞋以及光亮漆皮鞋。 鞋跟則以有很強質地感的舒適中跟和低跟為主。在日韓市場上依然流行鞋面裝飾蝴蝶結用來展示女性的可愛。光亮紅色和黑色面料加上細長的高跟突顯亞洲女性的細膩。閃亮的飾品加上光亮的面料讓鞋子顯的尤其耀眼。
時尚業在關注高雅款式女鞋的同時也很注重休閑舒適運動鞋款。與高雅女鞋不同的是,休閑運動鞋采用的是成型底。大底由開模一次鑄成。大底和內墊中間夾有一中底,用來抗震,以增加舒適度。鞋墊部分可以是真皮也可以是紡織面料。運動款女鞋的跟部通常包涵有隱藏的內高跟。今年休閑運動鞋的趨勢以簡潔的線條和素色為主。受到日韓風格的影響,許多運動鞋上也會加入額外的裝飾品。
鞋子的象征意義
現代社會里,鞋子給人美好感覺的同時也象征著一定的社會地位。一雙國際品牌的鞋子讓人顯的更加高貴。這點并不是在今天社會才出現的現象。鞋子制造商早在古代就發現了鞋子的象征意義。鞋子代表了社會地位或者象征著一些特殊機構。在古埃及法老王只能穿涼鞋并且需要金或銀來做幫面,只有高級官員和神職人員才能穿涼鞋。人民則只能赤腳。古希臘人公元前700年禁止使用珠寶裝飾涼鞋。在羅馬帝國,也有明確的規則,裝飾鞋的程度必須符合階級成份。中世紀的時候,鞋子頭部長度象征著階級的地位。當時的太陽王只允許帝王貴族穿長頭紅色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民眾流行穿“回歸自然”與和平運動涼鞋。自那時以來,還象征著高端的服裝企業總是忽視女鞋,而把重點放在高品質的男鞋上。男人有著主導的地位。鞋子主要使用小牛皮革。女鞋的制造商沒有實際的工作。隨著歷史的發展女鞋越來越被制造商重視。它們看起來是一種明智的投資,并且是直接關系到每日生活的重要物品。各種青年文化里鞋子代表著特別成員,比如馬爾頓斯戰斗靴曾經就是一個很著名的運動鞋品牌。
鞋子的發展
想對鞋子今后的時尚趨勢有所了解,就先要對鞋子尤其是女鞋的歷史有所了解。
史前
基于比較解剖學研究舊石器時代腳和腿骨骼(北京天元洞穴附近的發現)的理論,4萬年前的人(舊石器時代)就知道使用鞋子。由于腳在穿鞋后發生的變化不同于赤腳,差異主要可見于腳趾骨。最近的舊石器階段,大約27000年前前,我們的祖先似乎也在歐洲部分地區經常使用鞋子。
最早的證據證明鞋子的存在是西班牙的一個洞穴(阿爾塔米拉)里的壁畫。由公元前13000至15000年所繪制。壁畫上描述的是獵人,這是“靴子”第一次的出現。
模擬的冰川木乃伊的鞋子 China Shoes (石器時代)顯示了非常出色的工藝,5000年前的鞋子已經具有了現代連鎖鞋店里普通鞋的特征,即“鞋帶”的出現。此外當時的鞋子使用的是皮革鞋底,這種工藝之今仍被廣泛使用。
古代
古代世界公眾使用簡單的鞋子。許多壁畫上可以找到各種鞋子款式的應用,雖然這些壁畫已經被嚴重磨損。眾所周知,特別是埃及涼鞋裸露足趾,腳背上則有皮帶。羅馬涼鞋的帶子固定部分甚至高過靴子上部膝關節。在凱爾特地區鞋子也被廣泛使用。德國和瑞士最初的原始鞋都使用真皮覆蓋膝蓋。
公元4世紀抹后主要的發掘地為拜占庭領域,那里出產的都是封閉鞋和涼鞋.
中世紀的鞋子
考古發現與當時的圖案表明,在中世紀(800至1500年)的歐洲北部和中部的城市住區的皮鞋主要是采用線縫的方法來連接。這種鞋先是反過來縫住,然后翻轉后在正面再次縫接。這種方法的應用在當時是一種很時尚的元素。此類鞋的幫面高度和裁剪方式到了12世紀以后變的越來越多樣化。根據鞋封口的方法可分為鞋帶鞋,鈕扣鞋,淺口鞋以及扣帶鞋。到了13世紀后就出現了靴子。11和12世紀占主導地位的款式是尖頭和尖跟鞋。后來的150年里,圓形鞋漸漸取代尖頭鞋。而之后圓頭鞋在14和15世紀的時候又被超奢華的尖頭鞋所取代。十字軍東征后上流社會普遍喜歡穿時尚的東方翹頭鞋。翹頭鞋的頭部微微上翹,型同鳥嘴。鞋頭的長度的標志著所有者的階級地位。每款鞋都有著嚴格的管制,這在14世紀的服裝時尚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木底鞋曾經是歷史一種特殊的可以保護雙腳對抗寒冷和污垢的鞋。此外木底還能保護鞋子本身的大底和尖長的頭部,并且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在流行尖頭鞋的同時,寬頭鞋也一直存在。根據猜測寬頭鞋主要是在勞動的時候被使用。到了16世紀才開始成為時尚鞋款。其頭部特別的寬度和短度把女鞋時尚帶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風格。這些鞋的制造方式也不同,通常采用框架縫接方式來生產。
關于中世紀窮人和農村人口的著鞋很少有記載。據認為,這些人要么是赤腳或者是穿木鞋,或者是穿一種笨重的捆綁鞋。一塊遮蓋腳踝的硬皮被纏綁在腳上,頭部則被額外的縫線封口。綁腳鞋到了1493年后成為了起義農民被壓迫的象征。著名的綁腳鞋運動時期,綁腳鞋被描繪在農民的旗幟上。
歷史上的木屐很少被發現。與此相反皮鞋可以廣泛的被找到。有許多地方自然條件可以來保存皮革。康斯坦斯,倫敦,呂貝克和石勒蘇益格等地區的條件可以防止微生物的腐化作用。因此,皮鞋(僅在石勒蘇益格超過500雙鞋和600個大底)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11世紀到12世紀人們主要使用山羊或者綿羊做鞋子的皮革。牛皮革主要在11世紀前和13,14世紀被廣泛使用。靴子一直就使用很強的牛皮革做幫面和大底。12世紀后逐漸出現內底。Damentaschen Modetrend
鞋子材料
今天生產低檔鞋子所用的材料,無論是在幫面還是大底,主要都使用合成材料。大底使用的是熱塑性聚合物而幫面則使用化纖合成物。只有高檔的鞋子才使用天然材料,尤其女鞋使用真皮作為最理想的材料。
1997年以來在歐盟上市的鞋子必須由生產商提供材料標簽。在粘膠標簽上必須采用相應符號。歐洲鞋類標簽指令提供了非常有限的信息:分別為外體材料,內里和鞋底可以使用四種不同的材料標簽:皮革,涂層皮革,紡織品(不區分合成或天然來源)和其他材料。消費者使用這些標簽的時候獲得的信息有限,并不能對鞋子的質量得出結論 festliche Kleider。
鞋子大底材料
大底材料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塑料或橡膠)或者是皮革。無論是橡膠鞋底(發泡橡膠,天然橡膠,人造橡膠或者是混合橡膠)或者是皮革中,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差別。例如,皮革可以是整皮或者是松散部位的皮革,可以是慢速或者是慢速染色。中底也可以是發泡的抗震塑料。比如聚氨酯或者是EVA,也可以是皮革。內底通常只有一層,浸漬紙板或者是皮革。鞋子通常使用植物染色的方法。
鞋子幫面材料 - 女鞋材料
鞋子幫面最好的材料一直是皮革,可以用來生產舒適的女鞋和男鞋。出于成本的原因,幾十年以來除了皮革化纖材料也被廣泛應用。所以今天大多數幫面不再是皮革制成,而主要來自人造纖維。最近的一些趨勢顯示再生材料比如PET瓶和回收輪胎也被使用來生產鞋子。
手工定制鞋
在人類歷史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是沒有尺碼鞋的。尺碼鞋是在人類進入工業革命后才漸漸出現的。而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手工定制鞋一直是唯一的選擇。所以直到今天手工定制鞋的工藝依然遠高于尺碼鞋。也只有手工定制鞋才能滿足每個個人的需求。
|